当你需要打开电源后,经过一段时间自动关闭——比如给鱼缸定时充氧、给电热设备防干烧;或者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后,电源自动接通——比如路灯黄昏后延时亮起、电机软启动保护;又或者需要电源在设定时间内反复通断循环——比如广告灯箱闪烁、灌溉系统间歇喷水……这些场景往往依赖人工操作,费时易忘,还可能因疏忽引发安全隐患。

H3Y-2 220V小型数显时间继电器正是为此而生。这款紧凑可靠的控制模块,集成0.1秒至99小时精准延时、8种工作模式(通电延时、断电延时、循环、单次触发等),通过直观LED屏一键设定,支持5A/220V负载输出,轻松实现自动开关与循环控制。无需复杂编程,即装即用,广泛适用于智能家居、工业自动化与设备改造,帮助你彻底告别手动干预,提升效率与安全。

底座接线柱序号实物图

H3Y-2时间继电器单显款接线电路

H3Y-2时间继电器单显款显示界面

工作模式切换

同时按住显示界面上的“SET”与“T/R”两个键3秒以上进入工作模式切换功能,当出现默认的N1闪烁时,松开两键,再次短按“SET”键变为N2,每按一次数值往上加1,一直到N6,然后又会回到N1;相反,如果进入工作模式切换功能后松开双键,点按“T/R”键则会从N1变为N6,每按一次数值减1,最后又回到N1。

保存工作模式

当长按双键进入工作模式切换功能后松开双键,点按“SET”或者“T/R”键选择好一种模式后,长按“SET”键3秒以上确认保存,也可以不用管它,闪烁10秒就会自动保存,而且可能断电存储,再次通电也同样启用你选择的模式进行工作。

工作模式说明

N1:通电延时,默认模式,通过H3Y-2时间继电器单显款接线电路可以看出,在13与14接线柱没有通电的情况下1与9闭合,4和12闭合。在13与14接线柱通电的情况下,在设定的时间跳完后,上述通断实现反转,即5与9闭合,8和12闭合。

N2:延时释放:这个模式刚好与N1模式相反,13与14接线柱接通电源后立即变为5与9闭合,8和12闭合,在设定的时间跳完后,就恢复到1与9闭合,4和12闭合。

N3:循环延时(下降沿起始)。这个模式可以理解为N1模式的循环,假如设定时间为10秒,电源接通时保持默认1与9闭合,4和12闭合。通电10秒后变为5与9闭合,8和12闭合。再过10秒又恢复默认的1与9闭合,4和12闭合,如此循环反复,闭合与断开的时间相等,即为设定时间。

N4:循环延时(上移沿起始)。这个模式可以理解为N2模式的循环,假如设定时间为10秒,电源接通时立即变为5与9闭合,8和12闭合,通电10秒后变为变为默认的1与9闭合,4和12闭合;再过10秒又变为5与9闭合,8和12闭合,一直循环反复,,闭合与断开的时间相等,即为设定时间。

N5:循环点动(断开),假如设定时间为10秒,电源接通时保持默认1与9闭合,4和12闭合。通电10秒后快速断开1与9,4和12,由于断开时间过快,5与9,8和12还来不及接通又恢复默认1与9闭合,4和12闭合,所以在使用时只能接1与9,4和1,只能作瞬间断开使用。

N6:循环点动(断开),这个和N5模式几乎一样,所以没什么特别的,也许是H3Y-2时间继电器单显款功能要弱一些,总觉得N5与N6工作模式没什么用,瞬间断开有时不稳定,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用,用也无法实现想要功能,甚至会带来不良后果,因为这两个工作模式不够稳定。

时间设置

设置个位数值

在通电情况下,点按“T/R”键设置个位数值,每点一次加1,加到9以后又从0开始,但并不会加到十位去。

设置十位数值

在通电情况下,点按“SET”键设置十位数值,每点一次加1,加到9以后又从0开始,同样也并不会影响到个位数值。

时间规格表

时间规格如下表:

时间规格默认为秒、分、时、0.1秒、0.1分、0.1时、10秒、10分、10时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切换到SS、MM、HH,01代表10秒,10分,10小时,如果数值为99则分别表示当前设定时间为990秒、990分、990小时。

时间单位切换

长按“T/R”键3秒以上,当默认的“S”出现闪烁时,松开“T/R”键,再次点按“T/R”键进行时间单位切换,切换到需要的时间后,长按“SET”键3秒以上进行确认保存,也可以不管它,等10秒后自动保存。

当切换到某种时间规格时,当前数值就是当前单位的时间数。比如默认情况下,数值为12,因为默认单位为秒,所以就是12秒,如果切换到“M”分钟,当前时间值就是12分钟。

查看是否有输出

当时间继电器中的线圈有电流输出时,数值会闪烁,反之,如果数值没闪烁,则无电流输出,除开N2模式,因为N2的输出数值不闪烁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zhu-sir.com/zonghe/76.html
百度搜索本文
谷歌搜索本文
喜欢这篇文章的读者还看了以下文章!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返回顶部